村莊換新顔,綠水青山出黃金
山抱水圍別有天。美麗鄉村建設擂台賽中,湖源鄉上臧村一騎絕塵,從276個村裏殺出重圍奪冠,連富陽本地人都極爲好奇,紛紛前去探營家門口的“小九寨”。
據村黨支部書記孫軍林透露,脫胎換骨花了兩年半:村“兩委”努力引智,想方設法請來臨安設計美術學院專家,爲上臧村梳理定制整體布局規劃;黨員幹部帶頭消滅牛欄豬窩危房,代以卵石鋪地、紫藤廊橋,泥巴村道變身柏油馬路,臭水塘成了荷花池;最大限度保護清末建築裏“光陰的故事”,鼓勵留守婦女開起了民宿,紅燒石斑魚就是小時候的回憶……
借“比武”東風,富陽全年打造省美麗鄉村示範鄉鎮3個、特色精品村5個,創成省美麗鄉村示範區,黃公望隱居地成功創建4A級旅遊景區。
鄉村環境的整體提升,帶來鄉村旅遊的持續發力:2018年富陽鄉村旅遊突破1500萬人次,實現旅遊收入139億元。
治水覓良策,河清道淨添信心
打擂,比的是水平更是思路,賽的是眼光更是格局。
在“劣Ⅴ類水剿滅”擂台賽中,村幹部們由衷感歎:“競爭只是手段,輸贏絕非目的,進步才是宗旨,必須竭盡所能滿足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方能不負人民期待。”
治水之初,靈橋鎮董家橋村有句順口溜:“治水治水口號響,鈔票出了一皮箱,最後出盡大洋相。”
頂著壓力,村支書何關軍和村班子決定:從300多萬元的村集體年收入裏撥出90余萬元,將20個小微水體全部整治到位。村裏沒有專職保潔員,黨員們帶頭扛起責任,形成了全村參與人人治水的風氣。
如今河清道淨,群衆不再掩鼻走,村裏更新了順口溜:“治水治水不白講,汗水出了一水缸,各個池塘很清爽。”
有了治水的底氣,董家橋村在擂台賽中一舉奪旗。何關軍說,這是全村人勁往一處使、心往一處想的寶貴成果。
打擂的效果很直觀。富陽提前一年高標准完成23個小城鎮整治任務,2018年完成整治任務的16個小城鎮中,獲評省級樣板的有10個,全區榮獲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優秀區縣稱號。
經濟有顔值,美麗也是生産力
看人間多少故事,最銷魂梅花三弄。靈橋鎮新沙村300余米的水杉大道,曾爲電視劇《梅花三弄》貢獻過絕美外景。
然而,新沙村發展並非一帆風順,村裏的旅遊開發公司因債權問題破産。新沙村黨總支痛定思痛負壓前行,先是打響“新沙四寶”品牌,建設四季花開、果蔬飄香的休閑農旅觀光島,並外建直營點38處,與市場無縫銜接;又采用“快樂公社+民宿+采摘觀光”的規模化經營模式,坐擁每年80余萬元的保底式訂單;投資建設800平方米的遊客集散中心,對接東洲街道“農創客”小鎮項目,鋪設“智慧農業”銷售平台。
2018年,新沙村集體經濟收入150萬元,累計接待遊客30多萬人次,實現農旅綜合性收入4000余萬元。
認識到“美麗也是生産力”的,不僅僅是新沙村。銀湖街道坑西村關停礦山,吸引了10億元投資額的溫泉度假大單;大源鎮東前村的生態野趣,引來教授建羊場、鄉賢建花園;洞橋鎮查口村則啓動青少年洞橋營地項目,爲村莊注入青春活力。
擺擂成功“喚醒”富陽各類美麗資源,此後趁勢舉辦的招商推介大會,現場簽約春江秀等10個項目,總投資超過50億元。農業規模經營和“農創客”小鎮等新經濟新業態得以全面推進,全區村集體年收入達到了6.29億元,實現15%的增幅。
黨建強引領,富陽未來更可期
辦好新農村建設的事,關鍵在黨。
榮膺“黨建工作擂台賽”擂主的常安鎮安禾村,素來崇德厚學、耕讀傳家,去年打造“一江兩路”黨建示範帶時,將祖先李宗勉的事迹展示在黨員家訓亭,鞭策黨員幹部忠誠爲民、公正廉潔。
在黨建助力美麗鄉村建設上,安禾村先後發動黨員帶頭開展了鋅化工業整治、銅球灘整治、“五水共治”、廢棄煤宕綜合整治等重難點工作,村莊面貌煥然一新。
安禾村黨委書記顔紅剛介紹,在2017年空心村整治中,村“兩委”采取“黨員戶帶頭簽約”法,陸續拆除各類建築落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,力爭到2019年底破解百姓建房難題。同時,村“兩委”聚焦“消薄”(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),加大土地流轉、場地租用的管理力度,與錦繡富春集團簽訂600畝土地、山林流轉協議,整治出的50畝煤宕土地亦已洽談。在打擂中創業,在比武中創新。富陽未來,可期可待。
(來源: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 本報通訊員孫磊 記者周兆木 )